高考已過,即將迎來填報志愿、高校錄取等程序。不法分子行騙也進入活躍期。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,提高警惕,謹防“高考”詐騙行為。
據(jù)公安機關(guān)介紹,每年這一時間,借高考填報志愿、錄取為名的詐騙活動層出不窮。有的通過群發(fā)“提前查分”短信,盜取個人信息、騙取錢財;有的謊稱能通過關(guān)系弄到“內(nèi)部指標”或“機動名額”,偽造公章文件進行行騙;有的冒充招生院校及工作人員,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。所以,考生和家長要千萬小心。
“考生及家長要認準官方指定的查詢方式和網(wǎng)站,正規(guī)的招生錄取不會收取任何附加費用,要理性報考、莫存僥幸,也要謹記不點擊未知鏈接,不輕信陌生來電,不透露個人信息,轉(zhuǎn)賬匯款多核實。”縣反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中心民警施博元表示。
高考后的這段時間對考生和家長至關(guān)重要,警方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及考生家長,務必擦亮眼睛,認清各類詐騙手段,加強辨識。同時,不要相信“特殊關(guān)系”“低分高錄”等謊言,多一份細心,多一次咨詢,切實防止被騙。
“目前出現(xiàn)的一類詐騙是作弊警告,在考試后,考生收到短信告知其在考試時有作弊行為,短信中的電話號碼供考生和家長聯(lián)系。如果考生和家長與這個電話進行了聯(lián)系,那么就會遭遇詐騙。”施博元說,“另一情況就是在暑假期間,有些考生想通過兼職賺取零花錢,這也給了騙子可乘之機,他們會以刷單返利,在家賺錢為名吸引考生騙取錢財,甚至誘導考生參與洗錢等犯罪活動。”